像酸雨那样的难题我国都能解决,为什么其他的环境问题不能解决?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对于环保有相当数量的约束性指标,这是国家的决心,当前能源替代思路、技术路线图都很清晰,现在就是看各地方如何执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将强制性的环责险制度确定为重要的改革任务,要求环保等部门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含义是: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等合理费用。
这将倒逼企业增强防范环境风险的内在动力,也促使企业通过投保环责险,化解环境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发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事件,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将依法承担生态环境修复或者货币赔偿的责任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7.9%,PM10年均浓度下降15.6%2015年,安徽省进一步加大环境违法查处力度,对6市政府开展环境综合督查,检查各类企业5.08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724家;全省共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5件,罚款743.21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2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167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60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9件。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早抓早见效。谈不足:法律进课堂普遍做得不好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缪学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尽快推进生态环保的知识和法律进课堂。
环保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达成共识。在缪学刚看来,落实新环保法最主要的工作,是宣传普及这部法,让全民都了解这部法,使新环保法理念深入人心。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垂直环保执法防止地方保护在回答有关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的问题时,陈吉宁表示,这项改革目的是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首先要保住好的水,其次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Ⅴ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他介绍说,环保部门去年抓住重点,铁腕执法,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性质恶劣的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推动公益诉讼,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3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7件。
我们下一个阶段将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办法。陈吉宁同时表示,去年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
他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颠覆了煤炭不清洁的传统认识,会对我们解决雾霾问题带来积极影响。五方面举措做好水污染防治在回答关于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时,陈吉宁说,去年出台的水十条涉及到35个方面、238项具体措施,目前已经有了细化方案,下一步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我们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目标考核。陈吉宁说,中国正通过一系列硬举措应对硬挑战,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全年PM2.5浓度等指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第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治理措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1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第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治理措施。重点解决农用地和污染的建设用地,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
他说,1就是要保证饮用水安全,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我们下一个阶段将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办法。
陈吉宁说,中国正通过一系列硬举措应对硬挑战,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全年PM2.5浓度等指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第五是严格落实地方和企业的责任。
他说,第三个阶段是进一步治理污染排放阶段,此时不再受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等影响,环境问题得以解决。谈到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陈吉宁说,我们也督促各省区市对3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进行环保督察,对31个市进行了约谈、20个市县实施了区域限批、176个问题挂牌督办。陈吉宁介绍,去年底,中央财政环保投入约315亿元,7.8万个村庄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1.4亿人直接受益。陈吉宁表示,这项改革将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保责任,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进一步统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管理问题,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的建设。五方面举措做好水污染防治在回答关于水污染治理的问题时,陈吉宁说,去年出台的水十条涉及到35个方面、238项具体措施,目前已经有了细化方案,下一步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陈吉宁同时表示,煤炭对雾霾的影响主要由散煤造成,而散煤涉及千家万户,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陈吉宁介绍说,一是要着重和尽快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里面有个叫1+2的工作重点。
陈吉宁说,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首先要摸清家底,开展详细的土壤污染调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去年环境保护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综合督察,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1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发展硬、环保软,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
我国治理雾霾已到第二阶段陈吉宁在回应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问题时说,治理雾霾共分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第二个阶段。以垂直环保执法防止地方保护在回答有关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的问题时,陈吉宁表示,这项改革目的是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他说,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颠覆了煤炭不清洁的传统认识,会对我们解决雾霾问题带来积极影响。第二还是要抓好预防,解决源头的问题。
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以块为主的环保管理体制,这个体制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他表示,环保部门将加大监督政府部门和检查企业的力度,确保企业按照排放标准和许可满足环境的要求。
我们要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目标考核。环境保护部去年公开约谈15名市政府负责人新环保法落实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第一个阶段污染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个阶段可能对污染原因没搞清楚,付出再大努力也见效微弱;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治理阶段,但易受风速、湿度、降雨等自然边界条件影响,治理效果会出现波动,时好时坏。陈吉宁同时透露,目前已经有17个省区市提出全面试点或部分试点的意向,大概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试点,力争在2018年完成这项改革。
陈吉宁同时表示,去年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土十条已基本成熟,报批后就可实施谈到土壤污染问题,陈吉宁透露,土十条文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他表示,土十条将分别针对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经污染的土地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
此外,还将加大农村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上山下乡问题,依法严肃查处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十三五将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整治对于如何防止污染型企业向西部县域和农村转移,陈吉宁表示,未来五年将继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开展新一轮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是指好、差两头。他透露,下一步将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把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的种子资金作用,整合各种相关资金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发展。
首先要保住好的水,其次对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Ⅴ类水体,特别是城市黑臭水体要限期解决。散煤管控将有更大投入谈到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的关系,陈吉宁明确表示,我国大气污染很大程度上源自煤的燃烧,各方面也在大力推进清洁煤炭的使用。